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专题专栏 > 最新专题 > 新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专题 > 教育领域 > 高中
余姚市第三中学
发布日期: 2024- 10- 11 15: 19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市教育局

学校类别:普高

学校性质:公办

联系电话:0574-62971346  0574-62971302

学校简介:

学校创办于1956年,地处姚东名邑丈亭镇,北倚凤凰山,南临姚江水,为延庆寺遗址所在地,校址地望深厚,文化源远流长。从宋元始,无数名僧文人在此隐居诵读,留下几多诗词华章、墨迹游踪。学校初命名为“余姚县丈亭中学”,1992年改名为“余姚市第三中学”至今。现为浙江省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 、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宁波市现代化建设达纲学校、宁波市环境保护模范学校、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宁波市文明校园、余姚市体育特色学校、余姚市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先进集体,浙江传媒学院媒介素养教育基地。

根据校情,学校确定了“把握重点,抓准抓实;精准发力,精细管理”作为今后的工作目标。紧紧抓住传媒艺术特色教育这条主线,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为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教学改革,推进学校特色办学,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1月,我校与浙江传媒学院达成合作办学协议,挂牌成立“媒介素养教育基地”,为此我校成为我市唯一一所为传媒艺术类高校输送专业人才的基地学校。根据事业计划,我校从2015年秋开始提前招收“传媒艺术”特色班。“传媒艺术”特色班由合作高校负责专业素养测试,并负责制定相关课程教学计划、选派教师管理和授课,学校“传媒艺术”特色班专业辅导以选修课形式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中学学校章程

前言

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中学创办于1956年,地处姚东名邑丈亭镇,北倚凤凰山,南临姚江水,为延庆寺遗址所在地,校址地望深厚,文化源远流长。从两宋始,无数僧人墨客在此隐居诵读,留下几多诗词华章、墨迹游踪。学校土地面积5594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443平方米,地面绿化率超70%,2004年3月获“浙江省绿色学校”称号。校园布局也别具一格,南侧为教学区,东西侧各为生活区和运动区,北侧为山、林、廊、池和广场相结合的园林式休闲区。科技馆、图书馆、体育馆、教学楼、膳食中心、学生公寓、传媒中心、延庆讲堂、校史馆等建筑错落有致,凸显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学校治理能力,进一步扩大和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全面推进依章治校,保障学生与教职工合法权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保证学校持续、健康、高水平发展,为国家建设和高等院校提供高素质的后备人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名称是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中学,简称余姚三中,英文译名YUYAO NO.3 HIGH SCHOOL;地址为余姚市丈亭镇延庆路19号,邮政编码为315410。

第三条 本校由余姚教育局举办,经宁波市余姚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登记,业务主管单位是宁波市余姚

教育局。

本校为实施3年制高级中学教育的全日制公办教育机构,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四条 学校面向全余姚市招生,招生对象为全日制毕业的余姚初中生。办学规模为三个年级18个班级,总体不超过900人。

第五条 办学宗旨—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的界定,使我们明确了学校办学的宗旨是“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梳理余姚三中六十多年的办学史,我们发现,学校办学与时代的发展紧紧相扣、一起律动。从办初中开始,后来的半学半农、亦工亦学,直到最后单一的普通高中。三中六十多年的发展史,真正体现了伟大教育家孔子的办学理念—有教无类。在新的世纪、新的阶段,站在六十多年发展的厚重历史上,学校重新凝心聚力,提出符合校史校情的办学宗旨—为了学生的发展奠基!这是有教无类的现代版,是学校在新的时代、新的形势下,最贴近实际的办学宗旨诠释。不管进入三中的学生成绩如何、行为习惯如何、家庭情况如何,我们都要一视同仁。通过三中三年的学习,让所有学生有所得,促进他们的发展,并为以后更好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六条 办学目标—传媒艺术学科特色明显的省二级示范高中

根据校情,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科学管理,质量立校”的办学思路,提出“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梳理六十年的办学成果,把“为学生的发展奠基”作为我们的办学宗旨,把“力争做最好的自己” 作为我们的办学理念,把“自信、自省、自新”作为我们的育人目标;确定了今后几年内的工作重点—“聚焦课堂,分层分类促教育;深化课改,分类分层创特色。”这为明确方向,凝聚人心,开创新的工作局面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学校领导班子、教职员工为创建品牌高中、优质高中、特色高中而矢志不渝,学校前进的脚步走得扎实有力!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浪潮不断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的多样化特色化是一个学校生存发展的毕竟之路。依据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生源差、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生升入本科院校压力大的特点,基于我校对传媒艺术特色教学的初步探索,借助2017年底创建“浙江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的契机,更进一步合理规划我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发展方向,我校着手创建“传媒艺术学科特色高中”,从而深化课程改革,构建富有传媒艺术特色的课程体系,开展媒介素养通识和传媒艺术学科教学,努力设计“我们的学生”的教育过程,提出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同时成就学校成为传媒艺术学科特色鲜明的普通高中。

第七条 育人目标—自信·自省·自新

现代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并要很好解答的问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写道:“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这是教育的目的,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学校教育就要让学生具备三个自—自信、自省、自新。

十多年前,学校在总结前五十年育人的方向基础上,提出了“求真、至善、尚美”的六字校训。今天,面对新高考和新课改,在走特色化办学之路的新征程中,我们把“求真、至善、尚美”六字校训内化提炼,提出“做一个自信自省自新的人”为学校的育人目标。所谓“自信”,就是丢掉中考失利的包袱,在新的学习征程中,鼓起自信的风帆,脚踏实地,埋头学习,抬头做人,做一个胸有丘壑的自信之人;所谓“自省”,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所学知识,力争“学思合一”—学中思、思中学,真正做到学有所得;所谓“自新”,就是以“雏凤传清音”的自信和勇气,通过三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全新的“我”:会学习,有特长;善交往,有活力。

第八条 教风—学博  业精  诲诚

第九条 学校始终坚持在常规管理中求制度创新,在新课改背景下求难题破解,在重点工作中求亮点呈现,坚持走可持续的、内涵发展的道路。确定了今后学校发展方向:分层教学,提高课堂实效,提升教育品质;分类教学,创建学校特色,确立学校品牌。学校为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宁波市文明学校,宁波市环境保护模范学校,要继续保持这些荣誉,踏实做好各方面工作。

学校坐落在风光旖旎的凤凰山脚下,学校的LOGO就是一只展翅的凤凰。学校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整合一系列活动,着力提升育人合力,开创了具有鲜明校本特色的文化工程体系—雏凤清音。借助该文化工程,引领三中学子不畏困苦、义无反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最后羽化蜕变,成人成才。

学校坚持“传媒艺术学科特色鲜明”的办学特色,以“求真   至善 尚美”为校训,每年11月16日为校庆日。

第二章 学校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

第十条 学校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学校党组织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支持和保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依规行使职权,按照学校党组织有关决议,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第十一条 学校按《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员数量设立党的基层组织委员会,党组织关系隶属于余姚市教育局党委。学校按一定标准在公用经费中安排基层党建工作经费并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保障党建经费来源。校内专职党务工作人员比照学校同级行政管理人员落实相关待遇,兼职党务工作者应该计算工作量。

党组织依法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切实贯彻落实。 

2.坚持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工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讨论决定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及教育教学、行政管理中的“三重一大”事项和学校章程等基本管理制度,支持和保证校长依法依规行使职权。

4.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有关规定和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教育、培训、选拔、考核和监督。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负责人的人选,协助上级党组织做好学校领导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等工作。

5.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教师等人才的培养、招聘、使用、管理、服务和职称评审、奖惩等相关工作。

6.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抓好学生德育工作,做好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形成良好校风教风学风。

7. 加强学校各级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工作,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8.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领导学校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

9. 领导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少先队等群团组织和教职工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强化党建带团建、队建,加强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管理,做好统一战线工作。

10. 讨论决定学校其他重要事项。

第十二条 校长依法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 研究拟订和执行学校发展规划、基本管理制度、内部教育教学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方案。研究拟订和执行具体规章制度、年度工作计划。

2. 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和教育教学研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负责招生、就业和学生学籍管理。

3. 加强学生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组织开展学校文化活动和科学普及活动,建设文明校园。

4. 研究拟订和执行学校重大建设项目、重要资产处置、重要办学资源配置方案,管理和保护学校资产。

5. 研究拟订和执行学校年度预算、大额度支出,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

6. 加强教师等各类人才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依据有关规定与教师以及内部其他工作人员订立、解除或终止聘用合同。

7. 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和后勤保障工作。

8. 组织开展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形成育人合力。

9. 向学校党组织报告重大决议执行情况,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支持群团组织开展工作,依法保障师生员工合法权益。

10. 履行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十三条 学校应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学校工会、妇委会、共青团、民主党派等组织,支持其正常工作的开展,保障其作用的发挥。

学校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进行民主监督。

教职工(代表)大会行使审议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和评议监督权。凡与教职工利益直接相关的福利和校内分配实施方案以及有关教职工聘任、考核、奖惩的办法,须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学校建立教育工会作为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十四条 学校依据规定设置党政办、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教科室、信息处等职能部门分别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能。

第十五条 学校根据发展需要和办学特色,可以设置由政府有关部门、举办单位、事业单位、服务对象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代表组成的学校理事会、教育议事会、学术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等,作为学校的决策、咨询或协调机构,应当制定相应章程,明确产生方法、人员构成、任期、职权和议事规则。

第十六条 党组织委员会会议是学校议事决策机构,在充分酝酿提议、调研与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师生员工切身利益及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是学校行政议事决策机构,研究提出拟由学校党组织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方案,具体部署落实党组织决议的有关措施,研究处理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等工作。党组织委员会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学校党组织会议、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的重要议题,党组织书记、校长应在会前沟通酝酿,意见不一致的议题暂缓上会。

属教职工(代表)大会职权范围的事项,应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

第十七条 学校设立家长委员会,鼓励家长遵循教育原则,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鼓励家长关注学校事务,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配合学校开展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共同完成培养学生的任务。

第十八条 学校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学校实行校务公开,切实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向社会公开学校相关信息,以适当方式为学生及其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接受社会、家长的监督。

学校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学校建立档案室,加强各类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学校建立校史室,发掘和弘扬校本优秀文化传统。各职能部门做好资料的工作。

第十九条 学校建立健全校内申诉制度,分别成立校内教师申诉处理委员会和校内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明确受理申诉的部门和程序,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学校建立健全争议调解机制。通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就教职工与学校的劳动(人事)争议进行调解,当事人当事人对调解意见不满意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条 学校建立健全平安校园制度,制定校园安全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教育,组织安全演练,加强校舍、交通、消防、饮食卫生、健康、治安以及教育教学安全管理,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投保学生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鼓励学生自愿参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发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救助受伤害学生,并依法进行善后处理。

第二十一条 学校依法接受教育、财政、税务、审计、监察等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督,接受社会、家长的监督,听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章   教育教学管理

第二十二条学校建立健全教研组、备课组等教育教学基层管理机制。

教研组长负责领导、组织教师进行集体教学研究。教研组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按学校安排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活动,贯彻落实教学计划,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备课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和教学研究活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第二十三条 学校认真贯彻《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构建“雏凤清音”德育工程体系,制定《余姚市第三中学德育管理条例》,实行学生成长积分制度,突出强调生命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合力育人机制,优化德育活动过程,努力拓展德育途径,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第二十四条 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教学改革,推进我校特色办学,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与浙江传媒学院达成合作办学协议,挂牌成立“媒介素养教育基地”,将学校发展成为一所为传媒艺术类高校输送专业人才的基地学校。

根据事业计划,学校自2015年秋新生招收始,提前招收“传媒艺术”特色班。“传媒艺术”特色班由合作高校负责制订培养规划,并制定相关课程教学计划、选派教师管理和授课,学校“传媒艺术”特色班专业辅导以选修课形式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第二十五条 加强中学生社团建设,是增强中学生凝聚力的重要载体,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学会合理安排时间;通过组织社团活动,锻炼心态,学会冷静思考问题;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弥补过失;学会周密的计划事情,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我校团委非常注重社团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为更好建设社团,使社团工作进一步规范化、体系化,特在校团委学生会下设社团部以便更好对学生社团工作进行指导。各社设社长一名,主要负责社团内部管理工作,做好辅导老师的助手,并根据以往经验细化《余姚三中社团章程》,规定社员的权利及义务,明确奖惩条例,规范考勤制度,并坚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的变化。

第二十六条 学校贯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体制,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遵循课程改革原则,全面安排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学校按照课程设置标准实施教育教学,确保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体功能,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学校对国家课程适度校本化,保质保量、开齐开足必修课程。依据《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修订《余姚三中课程建设方案》、《余姚三中课程建设规划》,加强课程建设和管理,必修课程校本化,开发开设选修课程,建设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从课程科目和课程层次的可选择性入手,逐步形成了基础核心课程、素质拓展课程、专长创新课程的课程体系,满足每个学生有差异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特长发展。

第二十七条  依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和《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转变育人模式。采用班级授课制形式和学生选课走班制度,加强学生选课走班指导,规范课堂教学常规管理、走班教学的日常管理、学分认定的审核机制;规范教学资料的使用和管理,减轻学生课外学业负担。健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制度,把语言文字工作融入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

汉语言文字为学校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学校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第二十八条 学校课堂教学采用“双主体”原则,专任教师承担学科教学和课堂管理“一岗双责”。学校推动课堂教学方式改革,营造宽松的环境,让教师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指导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采用形成性、终结性等多样化学生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发展特长。

第二十九条 学校严格执行有关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法规规章,通过日常体育活动以及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健身习惯与基本的运动技能。

学校通过体育课、课外活动等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年举办一次体育运动会和多次体育单项比赛(如“凤凰杯”篮球赛)。

学校建立医务室,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定期体检,预防传染病、常见病及食物中毒。学校完善卫生工作制度,不断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建设无烟学校。

第三十条 学校建立心理辅导室,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配备专职教师开展工作。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渗透,把心理辅导有机地渗透在各科教学和各项教育活动之中,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网络,全方位、立体式地实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三十一条 每学年第一学期举办校园文化“迎新”系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进一步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展现特长学生的才能,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每学年第二学期开展“红五月”系列活动,增强校园文化魅力,增进师生交流沟通,打造书香校园、活力校园。

贯彻落实《浙江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课程设置及修习评价指导意见》精神,修订《余姚三中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课程设置及修习评价方案》,有效实施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课程,因地制宜,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技能。

我们坚持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学校特色教育有机补充,给特色教育予绿色的生命,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充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学校将“绿色教育”纳入课程建设中,并确保在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中得到体现。重点建设“绿色教育”的校本课程。    第三十二条 在学校日常教育过程中,把以计算机、多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和通讯网络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效运用于教学管理和科研,重视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教育改革。把提高信息素养纳入教育目标,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

第三十三条 学校建立校长、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立体式”教育科研网络,加强教育科研意识,参与教育科研实践,实施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创建办学特色,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营造民主、自由、科学的研究氛围,积极组织教师推进教学改革和实验,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各种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四章  学生

第三十四条 凡按有关规定被本校录取或转入本校学习的学生,即取得本校学籍。

第三十五条 学生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参与学校、班级管理,评议学校工作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助学金;

(四)在品行和学业成绩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

(五)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处理有异议,对学校、教职工侵犯其受教育权、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提出申诉或提起诉讼;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三十六条 学生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遵守《中小学生守则》,遵守学校章程及规章制度,遵守公共秩序和学生行为规范要求;

(二)尊师爱校,团结同学,参加集体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养成良好品行;

(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四)承担在学生自治活动中当选职务的相应职责;

(五)爱护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十七条 学校建立健全学籍管理制度,学校按照省、市有关学生学籍管理的规定实行学籍管理,健全学籍档案,严格转学、休学、复学等手续程序。

学校对修完修学年限内规定课程且综合素质、学科学习业绩合格的学生,准予毕业。

第三十八条  学校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每学期评价结果记入学生个人档案。

第三十九条 学校每年进行“凤凰之子”及各类优秀学生的评选活动,对德智体美诸方面均表现突出、在某方面有突出成绩或进步显著的学生,予以表彰和奖励,并记入学生本人档案。

学校根据《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9号)、《浙江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试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余姚市第三中学德育管理条例》、《余姚市第三中学住宿生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予以批评教育,并可对情节严重者给予相应处分。

第四十条 学校对偏远地区、路途遥远无法当日往返上学的学生,提供必要的、符合国家标准的膳宿条件。

第四十一条 学校对符合入学条件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助学金等形式提供资助。

第四十二条 学校建立学生会组织,保障学生自主管理和学生合法权益。学生干部一般通过民主选举产生。

学校支持学生自治,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民主管理,培养现代公民素养与健康人格。

第四十三条 学校建立健全学生评教、评校制度,支持学生参与班级和学校的民主管理与监督。

第四十四条 为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合法权益,学校及教职工应当做到:

(一)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不得歧视学生。

(二)尊重学生人格。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严禁用讽刺、威吓等方式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

(三)尊重学生隐私。保护学生个人信息,未经学生及其监护人同意,不得随意使用、披露学生个人隐私。

(四)不得非法收缴学生财物。为保护学生安全、保障校园秩序,可以对学生违纪的相关物品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处理,但应及时与监护人联系。

(五)不得随意处分学生。处分学生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学生学籍管理的规定,听取学生及其监护人的意见,并举行听证。

第五章  教职工

第四十五条 学校执行国家教师资格制度、公开招聘制度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依法实行学校用人制度。

学校根据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额、岗位数和岗位任职条件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相关规定聘用教职工,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对聘用人员实行岗位管理和绩效工资制度。

第四十六条 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事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参加教育教学科研、学术交流,加入专业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

(五)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管理,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学校重大事项有知情权;对不公正待遇或处分有申诉权;

(六)使用学校设施设备、图书音像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

(七)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四十七条 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学校章程及规章制度,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二)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执行学校工作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和岗位职责,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及文化知识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弘扬爱心与责任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践行以生为本理念,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育人水平。

第四十八条 其他职工按照合同履行岗位职责,学校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

四十九条 学校制定教师专业发展、师训计划,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学术研究、考察交流和进修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第五十条 学校保证教职工工资、保险、福利待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逐步改善教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帮助解决教职工遇到的实际困难。

第五十一条 学校建立健全班主任选配、聘任、培训、考核、评优等制度,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敬业精神、教育理念和业务能力。

教师应当遵照《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履行职责,完成任务,享受相应待遇与权利。

第五十二条 学校建立教职工业务档案,每年对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转岗、解聘、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等的依据。

学校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职务评聘、进修深造和评优评先等的首要内容。

第五十三条 学校对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表现优异、业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和奖励。

学校对违反校纪校规和合同,或在工作中造成失误和不良影响的教职工,视情节轻重,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批评教育和惩处。有违约情节的,违约方须依据聘用合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六章  学校资产

第五十四条  学校开办资金为人民币1802万元。学校经费来源财政全额拨款。

第五十五条 学校资产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学校对侵占校舍、场地、设施等的行为和侵犯学校名称权及无形资产的行为,应积极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依法追究侵权者的责任。

对学校财物造成损坏的应当依法赔偿。

第五十六条 学校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制度,建立账目,落实专人管理,定期清点,及时做好变更、增减手续。

学校向教职工和学生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有计划地进行学校基本建设和维护修缮工作,并及时检查、维修,消除安全隐患。

学校加强对体育馆、图书馆、实验室、心理室、计算机房等专业设施的管理,充分发挥教学设施、仪器设备、体育器材、图书音像资料的使用效益,防止设备设施的闲置和浪费。

第五十七条 学校如遇因政府规划调整等不可抗拒因素而需要迁址、合并、分立或终止时,应当及时制订保护学校资产安全的方案,并依法进行资产清算。

第五十八条  学校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校长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依规管理财务工作,对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学校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学校依法向政府部门提出年度预算安排意见,经批准后执行,并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财政、税务、审计、监察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

第五十九条  学校严格执行收费政策,规范收费行为,按照有关部门确定的项目和标准收费。各项收入按照有关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六十条 学校依法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建立健全受赠财产的使用制度,加强对受赠财产的管理并接受社会监督。

第七章  学校与家庭、社会

第六十一条 学校主动与社会、家庭联系沟通,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育人体系建设,形成教育合力。学校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可聘请兼职教师、校外学生辅导员、法治副校长、法律顾问等。

学校建立德育、科普、法治、社区等各类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开展校外教育实践活动。

第六十二条 学校遵循民主、公开、自愿的原则,组织家长选举成立家长委员会,在学校的指导下履行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育工作、沟通学校与家庭等职责。

学校建立与家长委员的联席会议制度,通报学校发展规划及其进展、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和帮助。

第六十三条 学校依靠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制定教学计划,定期开展活动,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学校建立教师与家长的日常联系机制。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密切联系家长,做好家庭访问工作,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六十四条 学校通过加强内部建设,树立良好的公共形象,在相应区域内发挥积极作用,服务于学习型城市建设。

学校配合社区开放校内文化设施和体育场地。学校依托社区,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服务社区和实践体验的机会。

第六十五条 学校依靠丈亭镇人民政府、社区、派出所、卫生院等共同开展校园及周边地区的综合治理工作,加强对行为偏差学生的教育,建设平安文明校园。

第六十六条 学校建立校友会组织,发挥校友的宣传、桥梁、教育、助学、咨询等作用,促进学校发展。

第六十七条 学校开展校际互动合作,不断扩大对外交流,拓展教育视野,提升办学水平。

学校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与师生交流,加强与港澳台地区教育合作与师生交流,聘请外籍教师和港澳台地区教师,面向世界推进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创新优化。

第八章  附  则

第六十八条 学校建立健全本章程统领下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规章制度的立、改、废均依照民主程序进行。

第六十九条 本章程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学校党组织委员会通过,并报余姚教育局备案之日起生效实施,章程正式文本应当自备案之日起 15 日内发布,向学校内部和社会公开。

第七十条 本章程未尽事宜按照法律法规及上级规范性文件政策执行。如有抵触处,以法律法规及上级规范性文件为准。

第七十一条 本章程的修改需由校党组织委员会或 1/3 以上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提议方可进行,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学校党组织委员会通过,报余姚教育局同意备案后生效。

第七十二条 本章程由学校党组织委员会负责解释。

招生范围:

余姚市

d1554181bb4a127d21456062e55dff1.jpg

3C9B1747.jpg

3C9B1728.jpg

3C9B1708.jpg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