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 | |||||
| |||||
学校类别:小学 学校性质:公办 联系电话:0574—62123201 学校简介: 汝湖之畔,阁老故里,浸润着江南水乡的灵秀,涵养着学士文化的传承,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历经百十余年,传承发展、砥砺前行。学校是余姚境内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学校之一,前身为余姚诚意学堂,创办于清朝光绪28年(1902年),是浙江省内第一所新式私立高等小学堂,曾十七次易名。学校于2007年5月搬迁至新校舍,占地面积36669平方米,建筑面积22112.4平方米,设计规模为36个教学班。 百年文化底蕴——全人教育的发源地! 1902年,三乡先辈为了造福子孙,慷慨解囊,建立了浙江省第一所私立高等小学堂,叫“诚意学堂”。百年诚意是红色引领、大师云集,育人育才的理想地。宁波市第一位共产党员、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全人生教育”倡导者杨贤江在我校读过书又教过书(第五届毕业生)。他在《二十自述》中说:“一切根基皆培植于该校焉”,杨贤江在我校接受启蒙教育,为“全人生发展”植下根基,为校史添上了光荣的一页。一个多世纪以来,培养了数不胜数的优秀学子。学校藏有浙江省第一本校本教材,建有杨贤江纪念馆、校史陈列室、艺术长廊等文化场馆,有校歌、校报、校刊等文创产品。 高品质的师资——优师培养的至高地! “让每一个学生出彩的好老师”是泗小人的追求。十多年来,立足“共同体教研”平台,围绕“正心、辐射、接力、青蓝”四大项目,引领教师成为“看见学生”的好老师。学校有语文、美术两个浙江省先进教研组,三个宁波名师工作室(语文、美术、班主任),12个骨干工作室。学校先后培养了正高级教师1人,宁波市名师4人,浙派名师培养对象3人,宁波骨干校长2人,宁波拔尖人才2人,宁波市学科骨干2人,余姚市学科骨干13人,高级教师12人,宁波市级教坛新秀7人,余姚市级教坛新秀27人,名师骨干数量居全市中小学前列。 高质量的课程——育人育才的理想地! 课程是培育未来新人的基础。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基础上,引入校外资源,开设40多门个性化课程,探索项目化、单元化学习方式,培育学生“诚雅慧行”的泗小特质。舞蹈、合唱连获余姚市舞蹈比赛一等奖、浙江省舞蹈比赛一等奖;书法、篆刻多次荣获国家一二等奖;美术精品课程《叶子的故事》和《创玩美术》成为浙江省精品课程,一体化教学成果辐射十多个省;木偶摔跤成为浙江省非遗项目和教育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乒乓十多年稳居余姚冠军,为省队输送大量人才,坚持二十多年举办“诚意乒乓赛”,实现“人人会打国球”的目标;编程队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语文校本教材《阶梯诵读》、《爱上微习作》在全市推广使用。新开设的雀舞轩、农乐园、小厨师、共育课程、心理吧成为“五育融合”的新基地。 显著的办学成果——高品位发展的启航地! “高品位”是学校的发展景愿,就是“立足卫星城镇优势,争三甲、跨宁波”。学校先后荣获教育部第三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浙江省百年名校、浙江省首批现代化学校、浙江省健康促进金牌学校、浙江省先进少工委、“宋庆龄奖学金”余姚市唯一的获奖学校、北京大学幸福教育实验学校、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实践基地、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宁波市五星级党组织、宁波市文明单位、宁波市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成绩突出集体、宁波市智慧校园、宁波市特级教师协会学术基地、宁波市示范家长学校、宁波市治安安全学校、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实验学校、甬派教育科研培育学校、余姚市重才爱才先进单位等百余项余姚市级及以上荣誉。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客户端、学习强国、《浙江教育报》等十多家媒体发布教育成果。 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章程 序言 汝湖之畔,阁老故里,浸润着江南水乡的灵秀,涵养着学士文化的传承,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历经百十余年,传承发展、砥砺前行。学校是余姚境内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学校之一,前身为余姚诚意学堂,创办于清朝光绪28年(1902年),是浙江省内第一所新式私立高等小学堂。一百多年来,学校以“诚意,正心”为校训,以“以诚立人,奠基美丽人生”为目标,做“看见教育”,塑诚意先锋,育诚意少年,办高品位的学校。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学校治理能力,进一步扩大和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全面推进依章治校,保障学生与教职工合法权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全称为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简称:泗门镇校;地址为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小学路1号;邮政编315470;学校网址为http://192.168.9.100:8081/fms/index.html#/;学校共有三个校区组成,分别为: 1.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中心校区;地址:余姚市泗门镇小学路1号;邮编:315470; 2.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南校区;地址:余姚市泗门镇泗马北路42号;邮编:315470; 3.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塘后校区;地址:余姚市泗门镇大沽塘路64号;邮编:315470; 第三条本校由余姚市教育局举办,经余姚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登记,业务主管单位是余姚市教育局。本校由三个校区组成,分别为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中心校区、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塘后校区、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南校区。 本校为实施小学六年制教育的全日制公办教育机构,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四条学校面向余姚市泗门镇招生,招生对象为具有泗门镇户籍的适龄儿童及符合余姚市教育局要求的流动人口子女条件的适龄儿童。办学规模为泗门镇中心小学中心校区:6个年级 36个班级。泗门镇中心小学塘后校区:6个年级24个班级。泗门镇中心小学南校区:6个年级18个班级。 第五条学校以“诚意·正心”为校训,践行“让每一个孩子都被看见”的办学理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走中国特色社会发展之路,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保证政治方向、团结凝聚群众、推动事业发展、建设先进文化、服务人才成长、加强自身建设。 第六条 学校发展目标:以培育优质师资为动力,以优化课程体系为突破口,以校园安全为保障,立足“诚雅教育”,培根铸魂,奠基未来发展,把学校打造成为教师、学生、家长一体化发展和赋能的平台,办一所区域内高品位的学校。, 第七条 学生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新世纪祖国建设,德才兼备的“诚意好少年”。 第八条 教师发展目标:我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塑造卓越创新的教师人才队伍,让每位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努力让每一位教师成为师德的表率者,业务的排头兵。 第九条 学校坚持“看见教育”的办学方向,以“诚意、正心 ”为校训,确定校徽为 确定《诚意之歌》为校歌,《周会歌》为校园传唱曲目。 第二章 学校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 第十条 学校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学校党组织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支持和保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依规行使职权,按照学校党组织有关决议,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第十一条 学校按《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员数量设立党的基层组织委员会,党组织关系隶属于中共余姚市教育局党委。学校按一定标准在公用经费中安排基层党建工作经费并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保障党建经费来源。校内专职党务工作人员比照学校同级行政管理人员落实相关待遇,兼职党务工作者应该计算工作量。 【党组织职责】党组织依法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切实贯彻落实。 2.坚持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 程各方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工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讨论决定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及教育教学、行政管理中的“三重一大”事项和学校章程等基本管理制度,支持和保证校长依法依规行使职权。 4.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有关规定和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教育、培训、选拔、考核和监督。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负责人的人选,协助上级党组织做好学校领导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等工作。 5.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教师等人才的培养、招聘、使用、管理、服务和职称评审、奖惩等相关工作。 6.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抓好学生德育工作,做好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形成良好校风教风学风。 7. 加强学校各级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工作,严格执行 “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8.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领导学校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 9. 领导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少先队等群团组织和教职工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强化党建带团建、队建,加强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管理,做好统一战线工作。 10. 讨论决定学校其他重要事项。 第十二条 校长依法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 研究拟订和执行学校发展规划、基本管理制度、内部教育教学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方案。研究拟订和执行具体规章制度、年度工作计划。 2. 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和教育教学研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负责招生、就业和学生学籍管理。 3. 加强学生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组织开展学校文化活动和科学普及活动,建设文明校园。 4. 研究拟订和执行学校重大建设项目、重要资产处置、重要办学资源配置方案,管理和保护学校资产。 5. 研究拟订和执行学校年度预算、大额度支出,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 6. 加强教师等各类人才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依据有关规定与教师以及内部其他工作人员订立、解除或终止聘用合同。 7. 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和后勤保障工作。 8. 组织开展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形成育人合力。 9. 向学校党组织报告重大决议执行情况,向教职工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支持群团组织开展工作,依法保障师生员工合法权益。 10. 履行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十三条 学校应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学校工会、妇委会、共青团、少先队、民主党派等组织,支持其正常工作的开展,保障其作用的发挥。 学校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进行民主监督。 教职工(代表)大会行使审议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和评议监督权。凡与教职工利益直接相关的福利和重大的校内分配实施方案以及有关教职工聘任、考核、奖惩的办法,须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学校建立教育工会作为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十四条 学校依据规定设置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大队部、校务办和党务办等职能部门,分别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能。原则上各职能部门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特殊情况根据实际安排),按照“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在党组织和校长的领导下分别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能,其中党务办为承担党建工作职能的机构。学校根据办学需要,可对职能部门的设置或工作职责进行适当增减。 第十五条 学校根据发展需要和办学特色,可以设置由政府有关部门、举办单位、事业单位、服务对象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代表组成的学校理事会、教育议事会、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社委会等,作为学校的决策、咨询或协调机构,应当制定相应章程,明确产生方法、人员构成、任期、职权和议事规则。 第十六条 党组织委员会会议是学校议事决策机构,在充分酝酿提议、调研与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师生员工切身利益及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是学校行政议事决策机构,研究提出拟由学校党组织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方案,具体部署落实党组织决议的有关措施,研究处理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等工作。党组织委员会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学校党组织会议、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的重要议题,党组织书记、校长应在会前沟通酝酿,意见不一致的议题暂缓上会。 属教职工(代表)大会职权范围的事项,应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 第十七条 学校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学校实行校务公开,切实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向社会公开学校相关信息,以适当方式为学生及其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接受社会、家长的监督。 学校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学校建立档案室,校长办负责专人管理,加强各类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各职能部门随时做好资料的归档工作。一般每学期末做好常规档案整理。 第十八条 学校建立健全校内申诉制度,分别成立校内教师申诉处理委员会和校内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明确受理申诉的部门和程序,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学校建立健全争议调解机制。通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就教职工与学校的劳动(人事)争议进行调解,当事人对调解意见不满意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九条 学校建立健全平安校园制度,制定校园安全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教育,组织安全演练,加强校舍、交通、消防、饮食卫生、健康、治安以及教育教学安全管理,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投保学生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 ,鼓励学生自愿参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发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救助受伤害学生,并依法进行善后处理。 第二十条 学校依法接受教育、财政、税务、审计、监察等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督,接受社会、家长的监督,听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章 教育教学管理 第二十一条学校建立健党小组、全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教育教学基层管理机制。 党小组长负责本小组党员的管理,进行思想教育、学习动员和志愿服务。 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的德育、教学工作,统筹教师分工与管理、年级教育活动、学生管理工作等。 教研组长负责领导、组织教师进行集体教学研究。教研组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按学校安排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活动,贯彻落实教学计划,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备课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和教学研究活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第二十二条 学校认真贯彻《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突出强调生命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合力育人机制,优化德育活动过程,努力拓展德育途径,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第二十三条 加强班集体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学校聘用认真负责,具有管理能力,认可度高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和副班主任。班主任要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群体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营造班级育人环境,使班集体逐渐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推进班级文化建设。 1.班级管理制度化。在班级管理中,根据“中小学生守则”“教学常规”“行为规范”的要求,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化管理,强化学生的法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度管理,要力求科学。除其之外,要处理好制度管理与班级管理体制创新的关系,逐步建立一种新的班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构成动态的班级管理系统。 2.班级管理民主化。班级管理要“两手抓”,一方面完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着手创立良好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象“水”,学生象“鱼”;学生在民主、平等、健康的班级文化氛围中,会表现出一种愉快的心情、积极进取的精神。创设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提倡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是班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3.班级管理个性化。注重完整性、尊重个性差异、培养创造性,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重要理念,在班级管理中要提供和造就一种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主精神,创新性学习能力,是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重要原则 4.班级管理主体多元化。在班级管理中,不仅强调班主任在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更需让全体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家校紧密合作,形造和谐的管理氛围。 第二十四条 学校应体现通过各类社团活动、特色课程挖掘学生特长、锻炼学生才能、培养公民意识、提升学生素质等宗旨。学生社团要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是课堂教学的延展和深化,通过社团活动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特长。 1.社团组建方式。学校依据师资情况和学生需求组建学生社团并安排辅导老师。社团名称由学生和辅导老师共同讨论确定。本校师资紧缺的情况下,引进乐于奉献、懂得教育、遵章守法的校外志愿者,纳入学校社团的统一管理。 2.社团参加方式。一般每学期初进行社团招新和人员调整,控制人数避免增加管理难度。坚持“自愿参加”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学生报名社团要先经家长同意。社团老师和成员一经确定,无特殊情况一学期内不再变更。 3.活动时间地点。各社团制定科学合理的活动计划,每天按计划坚持开展活动(个别社团因客观原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活动),并做好记录。地点要相对固定。学校努力为社团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各班主任要熟知本班参加各社团的学生名单和活动时间,并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短信、家长会等途径将学生参加的社团名称、辅导老师和活动时间告知家长。 4.社团考勤管理。各社团成员和辅导老师按时到指定地点集合,不迟到不早退。学生因事因病不能参加活动的要提前请假。辅导老师活动前先点名,如人数不全务必核查原因。活动中加强学生管理,避免学生中途无故离开。班主任要做好配合工作,组织好放学,合理安排课外辅导和卫生值日,督促学生按时参加社团。因班级事务、课业辅导、病假事假等有学生不能参加社团活动的,班主任要主动和社团老师沟通。社团活动结束后,辅导老师要组织学生排队放学,清点人数无误后统一离校。社团老师因病因事请假或因工作原因不能开展社团活动的,提前一天通知学校课程负责部门和相关班主任,并由班主任传达给学生和家长。因学校统一安排活动需取消社团活动的,先由学校提前一天通知社团老师,然后由社团老师通知班主任,再由班主任通知学生和家长。 5.活动过程要求。每次活动时要认真组织,注意文明礼仪、纪律卫生,加强安全教育,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6.社团收费管理。各社团免费实施,不得收取任何费用。需要购买学习用品的,坚持自愿原则,提倡家长自行购买,家长支持统一代购的须提前签订同意书。 7.社团绩效管理。各社团要积极参加各级比赛,为学校争得荣誉。学校每学期末举行社团成果展演,定期进行优秀社团、优秀成员的评选表彰。社团辅导工作量计入评优评先和绩效考核量化范围。 第二十五条 学校贯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体制,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遵循课程改革原则,全面安排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学校按照课程设置标准实施教育教学,确保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体功能,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 第二十六条 学校采用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形式为单式教学汉语言文字为学校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学校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学校严格按照国家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设置课程。坚持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按各科教学规范和学校其他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学活动。着重抓好教学设计和集体备课,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加强劳动教育,完善和建立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一)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 1.定期检查、指导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习辅导、考试评价等情况,并进行评估指导。学期末,要对教师备课、上课、案例研究、专题研究、撰写教学随笔和论文总结等业务质量开展自评、互评,进行表彰鼓励。每学期至少要对全校的各学科教学质量进行一次分析研讨,研究、制定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2.制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安排,监控教学计划(进度)、教案(讲稿)、课标落实、学生学习状态与水平等日常教学工作。利用检查、评比、展示、交流等形式监控学生作业、潜质生辅导、教学质量分析、试卷等。做好教学全面工作的监控与指导。 3.校级领导、行政以听推门课、约课等形式为主,对教学的重点工作监控与指导。 4.每学期教师根据个人教学研究情况,可提出“汇报课”申请,由教导处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家长等多方进行视导与评价;通过视导了解教学中的优势和问题。对研究成效显著、教学效果好的老师,总结推广其教学研究经验。对尚存在不足的老师,及时指导其改进教学方法。 (二)建立教学质量检测评估制度。要把教学质量检测与教学工作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以卷面测试的结果作为评定教师和学生业绩的唯一依据。 1.班级、学科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定项评比活动,以此加强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监控。 2.每学期安排对指定的年级、班级抽取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1—2次监控测试,测试形式可采用书面测试、口试或操作测试;组织开展学科单项竞赛活动;及时进行教学质量分析,了解教学情况,督查指导教师的教学。 3.进行教师、学生、家长问卷,调查他们对师德、教学管理、教师的教学态度、专业水平和能力,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质量等方面的认可程度,以此来评估、指导教学工作。 第二十七条 教师课堂教学主要功能就是引导学生如何学,从教走向学,以学为中心,突出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教师的日常教学要以引导学生“学”为出发点。突出“导”和“学”两个关键字。导学材料必须具有引导学习和突破问题的功能,要体现出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从而生成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校积极推行“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理解评价既是教学方式,也是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导促学,以学论教,注重过程性评价,针对课堂评价、作业评价、期末评价这三个主要环节,重视基础性、过程性、表现性评价的一贯精神,注重评价与学生学习的协调统一,重视动态评价,将“以学促评”落到实处,做到所学即所教,所教即所评,所学即所评。 第二十八条 学校严格执行有关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法规规章,通过日常体育活动以及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健身习惯与基本的运动技能。学校通过体育课、阳光活动、课外活动等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年举办一次体育运动会和多次体育单项比赛。 学校建立医务室,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定期体检,预防传染病、常见病及食物中毒。学校完善卫生工作制度,不断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建设无烟学校。 第二十九条 学校建立心理辅导室,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配备专(兼)职教师开展工作。 1.规范心理咨询,关注心灵成长。学校配备完善的心理咨询硬件设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师资配备专业化,制度要更规范化,咨询方法多样化,每学期有相应专题工作会议,有相应话题研讨。 2.立足课程课堂,健全师生人格。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各个学科,在学科渗透,通过课堂教学,努力创造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从而有效的促进教学。 3.打造校园文化,滋养学生心灵。学校的图书角内有心理健康书籍,文化宣传栏内有温馨的话语,学校广播站有心理专栏,学校艺术节中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让学生处处感受到心灵的滋养,拥有阳光的心态。 第三十条 学校在每年举行体艺节、设计丰富的文艺、科技项目,内容包括体育、艺术、科技等内容。调动广大同学积极投身到文化艺术节活动中。通过学校特色节日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力求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学校在每年举行科技周活动,由教导处和科学教研组组织进行。通过一系列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努力营造学科学、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科技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学校在每年进行校运会和体质达标运动会,由分管校长和体育教研组组织进行。通过一系列活动,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为核心,努力营造发展体育、强身健体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增强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素养,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劳动教育贯穿于日常教学,不定期开展劳动教育周、劳动实践周等活动,由德育处和劳动教师组织进行。通过举行一系列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劳动素养的教育活动,培育学生认识劳动、尊重劳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积极的劳动态度以及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激发他们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同时学校建有劳动实践园和养殖园,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 第三十一条 学校大力提倡数字化教育,建立校园网和教学资源库,大力推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以信息技术为纽带,科学管理学校,规范制度建设、科组建设、创新教研模式、引导教师实践、深化反思机制,从而促进学校及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第三十二条 学校营造民主、自由、科学的研究氛围,积极组织教师推进教学改革和实验,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各种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四章 学生 第三十三条 凡按有关规定被本校录取或转入本校学习的学生,即取得本校学籍。学校遵循余姚市教育局招生原则,招收学校学区内的适龄儿童,实行秋季始业。不属于学校学区内的新生,按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入学手续。学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规定管理学生学籍,建立学生档案,对学生给予升级和毕业。 第三十四条 学生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参与学校、班级管理,评议学校工作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助学金; (四)在品行和学业成绩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 (五)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处理有异议,对学校、教职工侵犯其受教育权、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提出申诉或提起诉讼;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三十五条 学生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遵守《中小学生守则》,遵守学校章程及规章制度,遵守公共秩序和学生行为规范要求; (二)尊师爱校,团结同学,参加集体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养成良好品行; (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四)承担在学生自治活动中当选职务的相应职责; (五)爱护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十六条 学校建立健全学籍管理制度,学校按照省、市有关学生学籍管理的规定实行学籍管理,健全学籍档案,严格转学、休学、复学等手续程序。 学校对修完修学年限内规定课程且综合素质、学科学习业绩合格的学生,准予毕业。 第三十七条 学校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每学期评价结果记入学生个人档案。 第三十八条 学校对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均表现突出、在某方面有突出成绩或进步显著的学生,予以表彰和奖励,并记入学生本人档案。 学校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予以批评教育,并可对情节严重者给予相应处分。 第三十九条 学校对偏远地区、路途遥远无法当日往返上学的学生,提供必要的、符合国家标准的膳宿条件。 第四十条 学校对符合入学条件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助学金等形式提供资助。 第四十一条 学校设立少先队大队部,保障学生自主管理和学生合法权益。少年队大队委委员一般通过民主选举产生。 学校支持学生自治,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民主管理,培养现代公民素养与健康人格。 第四十二条 学校建立健全学生评教、评校制度,支持学生参与班级和学校的民主管理与监督。 第四十三条 为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合法权益,学校及教职工应当做到: (一)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不得歧视学生。 (二)尊重学生人格。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严禁用讽刺、威吓等方式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 (三)尊重学生隐私。保护学生个人信息,未经学生及其监护人同意,不得随意使用、披露学生个人隐私。 (四)不得非法收缴学生财物。为保护学生安全、保障校园秩序,可以对学生违纪的相关物品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处理,但应及时与监护人联系。 (五)不得随意处分学生。处分学生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学生学籍管理的规定,听取学生及其监护人的意见,并举行听证。 第五章 教职工 第四十四条 学校执行国家教师资格制度、公开招聘制度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依法实行学校用人制度。 学校根据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额、岗位数和岗位任职条件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相关规定聘用教职工,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对聘用人员实行岗位管理和绩效工资制度。 第四十五条 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事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参加教育教学科研、学术交流,加入专业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 (五)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管理,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学校重大事项有知情权;对不公正待遇或处分有申诉权; (六)使用学校设施设备、图书音像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 (七)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四十六条 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学校章程及规章制度,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执行学校工作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和岗位职责,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及文化知识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弘扬爱心与责任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践行以生为本理念,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育人水平。 第四十七条 其他职工按照合同履行岗位职责,学校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 第四十八条 学校制定教师专业发展、师训计划,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学术研究、考察交流和进修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第四十九条 学校保证教职工工资、保险、福利待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逐步改善教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帮助解决教职工遇到的实际困难。 第五十条 学校建立健全班主任选配、聘任、培训、考核、评优等制度,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敬业精神、教育理念和业务能力。 教师应当遵照《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履行职责,完成任务,享受相应待遇与权利。 第五十一条 学校建立教职工业务档案,每年对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转岗、解聘、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等的依据。 学校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职务评聘、进修深造和评优评先等的首要内容。 第五十二条 学校对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表现优异、业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和奖励。 学校对违反校纪校规和合同,或在工作中造成失误和不良影响的教职工,视情节轻重,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批评教育和惩处。有违约情节的,违约方须依据聘用合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六章 学校资产 第五十三条 学校开办资金为人民币2538万元。学校具体经费来源包括财政补助收入等。 第五十四条 学校资产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学校对侵占校舍、场地、设施等的行为和侵犯学校名称权及无形资产的行为,应积极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依法追究侵权者的责任。 对学校财物造成损坏的应当依法赔偿。 第五十五条 学校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制度,建立账目,落实专人管理,定期清点,及时做好变更、增减手续。 学校向教职工和学生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有计划地进行学校基本建设和维护修缮工作,并及时检查、维修,消除安全隐患。 学校加强对体育馆、科学馆、图书馆、实验室、劳技室、计算机房等专业设施的管理,充分发挥教学设施、仪器设备、体育器材、图书音像资料的使用效益,防止设备设施的闲置和浪费。 第五十六条 学校如遇因政府规划调整等不可抗拒因素而需要迁址、合并、分立或终止时,应当及时制订保护学校资产安全的方案,并依法进行资产清算。 第五十七条 学校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校长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依规管理财务工作,对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学校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学校依法向政府部门提出年度预算安排意见,经批准后执行,并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财政、税务、审计、监察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 第五十八条 学校严格执行收费政策,规范收费行为,按照有关部门确定的项目和标准收费。各项收入按照有关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七章 学校与家庭、社会 第五十九条 学校主动与社会、家庭联系沟通,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育人体系建设,形成教育合力。学校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可聘请兼职教师、校外学生辅导员、法治副校长、法律顾问等。 学校建立德育、科普、法治、社区等各类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开展校外教育实践活动。 第六十条 学校遵循民主、公开、自愿的原则,组织家长选举成立家长委员会,在学校的指导下履行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育工作、沟通学校与家庭等职责。 学校建立与家长委员的联席会议制度,通报学校发展规划及其进展、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和帮助。 第六十一条 学校依靠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制定教学计划,定期开展活动,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学校建立教师与家长的日常联系机制。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密切联系家长,做好家庭访问工作,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六十二条 学校通过加强内部建设,树立良好的公共形象,在相应区域内发挥积极作用,服务于学习型城市建设。 学校配合社区开放校内文化设施和体育场地。学校依托社区,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服务社区和实践体验的机会。 第六十三条 学校依靠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派出所、卫生院等部门,共同开展校园及周边地区的综合治理工作,加强对行为偏差学生的教育,建设平安文明校园。 第六十四条 学校建立校友会组织,发挥校友的宣传、桥梁、教育、助学、咨询等作用,促进学校发展。 第六十五条 学校开展国内国外校际互动合作,不断扩大对外交流,拓展教育视野,提升办学水平。 学校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与师生交流,加强与港澳台地区教育合作与师生交流,聘请外籍教师和港澳台地区教师,面向世界推进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创新优化。 第八章 附 则 第六十六条 学校建立健全本章程统领下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规章制度的立、改、废均依照民主程序进行。 学校规章制度包括党团组织、议事规则、党支部工作制度、校务公开、教师人事、教研组管理、课程实施、学生学籍、财务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资产管理、考试管理、安全管理、分配制度、职称职务、评先评优、校园文化、法制教育、教代会、师生申诉、社会实践、社团管理以及其他各项管理活动。如教研组管理中,要求教研活动遵循“确定专题,学习理论,独立实践,集体评讲,总结提高”的原则,教研组长要按教研计划分步实施,注意环环紧扣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第六十七条 本章程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学校决策机构通过,并报余姚市教育局备案之日起生效实施,章程正式文本应当自备案之日起 15 日内发布,向学校内部和社会公开。 第六十八条 本章程未尽事宜按照法律法规及上级规范性文件政策执行。如有抵触处,以法律法规及上级规范性文件为准。 第六十九条 本章程的修改需由校务委员会或 1/3 以上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提议方可进行,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学校决策机构通过,报 余姚市教育局同意备案后生效。 第七十条 本章程由学校党组织委员会负责解释。 招生范围: 汝湖社区、东大街社区(除陶家堡)、西大街社区(除海洲佳园、恒威悦宾湾)、东蒲村、镇南村、大庙周村。 |
|||||
| |||||
|